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簡譜輸入法」已經計劃要開課了

已經要開課了
詳情請見https://uniguru.org.tw/course/detail/321 
上課日期和時間是: 111年4月13日和111年4月20日的晚間 6點30分 至 晚間 9點00分上課 

上課地點是: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287號9樓

課程介紹
1.安裝「簡譜字型」及「簡譜輸入法」 
2.認識簡譜
3.簡譜輸入法介紹
4.抄譜實作(一)
5.抄譜實作(二)
6.版面調整及修改、或插入符號
7.存檔及列印
8.修改或設計「簡譜輸入法」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那天底下有這種最好最快的中文輸入法嗎?

現在要分享一段打字影片: 打字就打字,還有什麼秘訣可以分享的嗎? 說無也就無,說有也就有。 打字不是只要求要快,重要的是「正確」。 如果亂七八糟地打了一些令人看不懂的字,那有何意義呢? 很多人都問,哪一種中文輸入法最好,最快呢?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最快的中文輸入法就是你每天練出來的。不管是用哪種中文輸入法。就是要每天練,每天練。 那什麼是最好的中文輸入法呢?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用得最順手的」就是最好的中文輸入法。 那天底下有這種最好最快的中文輸入法嗎? 我可以回答你,有。 在哪裡? 在你的腦袋裡。 https://youtu.be/wOFhYkY5iuQ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打字分享: 主題: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很多人都自以為自己是最好的,自己教的中文輸入法是最好的。 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吹牛。 打字,就是要把「字」打出來才對。如果打不出字,就算是最快、最好用、最簡單,那也是吹牛。 有些字,我們不常用,所以不會唸,不會打。 有些字依照某種中文輸入法的規則去拆碼、取碼,卻打不出來。 有可能是編碼者和使用者認知不同,所以使用者要遷就編碼者。 或是支援的字集系統不同,有些字就沒被收錄在裡面。 例如,BIG-5的字集只有13053個字,UNICODE字集有幾萬個字。 換句話說,在UNICODE裡的某些字一定在BIG-5裡找不到。 所以在BIG-5系統字集中是打不出所有UNICODE的字的。 很多人都吹自己的中文輸入法多好,可是換他人來使用,卻未必。例如一個以「行列中文輸入法」的使用者來說,「倉頡中文輸入法」對他來說並不是他的專長,其他的中文輸入法對他說,他都認為不是最好的。 同理,其他的使用者也是一樣。一個習慣於用「注音中文輸入法」的使用者,他會認為「倉頡輸入法」很難。 我也常看到很多人都會用「速成中文輸入法」(或稱「簡易中文輸入法」),因為他們不會「倉頡中文輸入法」。可能是規則太複雜了吧? 或許還有其他原因。 其實,我剛學中文打字的時候,也是從「注音」開始的。 後來學「倉頡中文輸入法」是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才學的。 「倉頡中文輸入法」除了要背字根,還有「輔助字形」就要花不少時間。但這都是小事。其他還要學「拆碼、取碼規則」。但這也都是小事。 最令我疑惑的是,他的規則常有矛盾的現象。有時拆了半天也打不去字來。這才是令我最頭痛的地方。 我想不只「倉頡中文輸入法」有這個現象,其他中文輸入法也會有這個現象。 所以我決定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中文輸入法。 https://youtu.be/RRZfAk-zvkY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2021.10.13:分享一段打字影片

今天要分享一段打字影片: 在台灣,使用「注音中文輸入法」的人多於使用「倉頡中文輸入法」。 因為在台灣,從小老師就教我們「注音符號」。 所以使用「注音中文輸入法」是最簡單的中文輸入法。 為什麼有人會討厭「注音中文輸入法」呢? 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注音的同音字太多,會造成所要的字不確定,而可能要選字。這是「同音字」太多的問題。 二、可能在拼音的時候拼錯,或遇到不常用的字,不會注音。 所以注音輸入法不能算是最好的中文輸入法,尤其是那些說話不標準,鄉音太重的老師老師,他們是不會用「注音中文輸入法」的。 https://youtu.be/ZNUYyrIIwuA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我對中文輸入法的一點小想法

有關倉頡中文輸入法的字根問題,個人有些淺見。基本上倉頡中文輸入法字根分為四大類(這樣比較好記):「哲學類」、「人身類」、「筆劃類」和「字形類」。可是這些字根在日常打字上並不是常用字,我個人為了方便輸入和提昇打字速度,把不常用的字根「竹」改為最常用的「的」;把「尸」改為「是」;把「女」改為「好」;把「廿」改為「對」;把「戈」改為「我」;把「卜」改為「上」;把「弓」改為「了」…這樣一來就可以提昇打字的速度,用「字根一碼」來替代「多碼的常用字」(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常用字也就不同)。因為我喜歡寫文章發表意見,也出版過幾本書,最近又再研發改良中文輸入法(因為我常用到中文輸入法),我把自己最常用的中文輸入法融合在一起,例如我常用「倉頡輸入法」,如果用「倉頡輸入法」打不出來,我就會用「老蘇形音輸入法」,或用「速成輸入法」或用「注音輸入法」…。可能是我能力及智慧不夠,學不會「倉頡輸入法」也學不好「注音輸入法」,所以我一邊打字,一邊學「倉頡輸入法」,一邊學「注音」。有時字典裡所標示的「注音」卻在電腦裡打不出來。所以我自己就編了一種可以查倉頡碼和注音的中文輸入法。有人很不贊同我的做法,可是我覺得可以將中文很快的打出來就好了,幹嘛一定要固定用哪一種輸入法?我一直在從事寫作和電腦中文輸入法的教學和研究,最近有開一門課程「自己設計自己專屬的中文輸入法」,以上和大家分享。 因為每個人的知識領域不同,基本條件不同(例如有些人根本就不會注音,或根本不會倉頡中文輸入法),所選用的中文輸入法應以個人的能力和習慣去做選擇。 因為「倉頡中文輸入法」是以「字形」為依據的拆碼方法,但是漢字的字形並不是固定的,例如「刋刊,丟丢,夠够,...」這些字在寫法上(字形)不同,但字義是相同的,以致在「倉頡中文輸入法」拆碼上會不同,這不能怪「倉頡中文輸入法」編碼。因為漢字本來就繁多,每個人的書寫習慣不同,所以造成寫字和打字的差異性。 也因為漢字太繁雜,所以才有「省略」和「例外字」,更造成漢字拆碼、取碼的困難了我覺得要有一套自己的字碼表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中文輸入法https://youtu.be/Uw8swylqOUQ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淺談中文輸入法 影片

淺談中文輸入法-上集
淺談中文輸入法-下集

淺談中文輸入法



腦殘隨筆——淺談中文輸入法
                                                                                                                作者(筆名):腦殘
        輸入英文只用到鍵盤上的二十六個字母,而中文(漢字)就不像輸入英文那麼簡單。除了用語音輸入法和手寫輸入法,大部份人都用拼音或字形輸入法。如果你以中文輸入來聊聊天,做不太正式的工作,那麼任何中文輸入法,只要出得字來的就符合要求,速度上的差異對你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方便使用才是你的考量重點。大部份人還是以拼音輸入法為主,大陸以漢語拼音或稱羅馬拼音,台灣則以注音符號輸入法。這是因為大家在學校裡學過拼音的方法,非常方便。

        使用拼音輸入法,你必須會讀出那個字,但好在大家都會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沒有中間問旁邊(的朋友)。而字形輸入法,當然要知道字的筆劃,才有辦法輸入。據說,在報社裡的稿件輸入員都以字型輸入法來工作,卻不選用拼音輸入法,這裡必有其緣故。為何拼音會慢過倉頡輸入法呢?主要是同音字多,一字「力」字,有好多的同音字,如果你要打的是「麗」字,你要用眼睛認真辨別清楚。因為大部份中文字都有一大堆的同音字,所以每打一個字就要辨字和選字,速度必定慢下來。最費時的是,你要的字是在第九頁,所以你必須一頁一頁去認字,都不是你要的字,就再跳一頁,跳多幾頁眼睛花了,只好重新跳起。

        中文輸入法中,中國通用的漢語拼音(或羅馬拼音)及台灣用的注音符號輸入法都屬於拼音系統的輸入法,而倉頡、大易、五筆則屬於字形系統的輸入法。語音輸入法是屬於拼音輸入法的一種。可是每個人的口音不同,發音又不一定標準,南腔北調,還有不會讀的字,及一個音會對應不同的漢字,如「力、立、吏、利、例…」等等,這就是所謂的「同音字」,也就是用注音輸入法要選字的原因。讀音是有字典做標準,但是,還是有很多是你意想不到的,例如「泵、炔」…等等。

        還有一種拼音輸入法的演進,當你常常用某個字時,這個字就從第n頁慢慢往前跳,頻率愈高,它愈來愈前。概念上是好的,因為可省下你不停翻頁找字的時間。但是這又衍生了另一個問題,像「的」,「得」這兩個字,如果你使用的頻率差不多,有時「的」在第一位,有時「得」在第一位,變成你無法快速選字。而且,當你用慣自己的常用字的輸入法,去用別人的電腦時,他的常用字又不一樣,你想快也快不了。

        手寫輸入是靠一電子繪盤和筆,以你的字去對照字庫,找出最相近的字,辨斷準確率很高,但還是有模糊字,所以系統會出現幾個選擇讓你選。以「鐵」字為例,「鐵」字的注音碼為「ㄊㄧㄝˇ」;「鐵」字的倉頡碼為「金十戈土」是不是說明了拼音輸入法比字型輸入法(倉頡為例)快呢?那也未必。但可以肯定的,以語音輸入法來說還是沒法子跟靠鍵盤的拼音或字形輸入法相比;而手寫輸入的慢,則是因為手寫字無論如何都慢過按鍵,筆劃愈多,差別更大。

        倉頡輸入法真的會比較快嗎?但也因人而異,有高手,也有龜手。因為倉頡首先要背字形表,A日,B月,C金,D木,E水,F火,G土。中文字筆劃再多再複雜,倉頡輸入法都可用五個鍵以內搞定。倉頡輸入法裡,同字形的字不多,所以才能快,這全歸功於朱邦復先生,也是中文電腦的先軀。「森」字三個D,兩個A是「昌」,兩個B是「朋」,A加B是「明」,只要熟練筆劃表。

        但是如果是寫文章、寫博客、聊天,拼音輸入法基本上不會有問題,因為字是從你腦中想到,才會想打出來。但是打文件就不同,一件中文的文稿要輸入,拼音輸入法的用戶必須要會讀出全文,否則如何拼音輸入,而這個時候,拼音者不能只看稿紙輸入,因為同音字多,雙目要來回稿紙和螢幕之間,要選字。所以輸入文稿就是倉頡的優勢了,基本上,熟練者可以只看稿子不看螢幕,一路打下去,也不怕不會讀,字的筆劃也在稿紙上了。

        在眾多的中文輸入法中,屬於字形系統的輸入法則有倉頡、大易,但這些字形輸入法都要背字根組,一個字根又代表若干個字形,如「日」則代表日、曰及旋轉九十度的日…等字形。在倉頡輸入法裡共規定了二十四個字根,而大易輸入法則有四十個字根,其中有十五個字根大易和倉頡相同(日、月、金、木、水、火、土、手、口、人、心、一、竹、山、女)但鍵盤位置配置不同。所以同時學習兩種字形的輸入法字形字根容易搞混,很多老師建議不要同時學習兩種以上的字形輸入法。在取碼規則方面,大易則採筆順原則,取第一、第二、第三及最後,共取四個碼以內。而倉頡則依字形位置,由外而內、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不採用筆順或部首的方式。這一點,我覺得倉頡輸入法比較客觀、科學,因為每個人的書寫筆順不同,每一本字典裡規定的部首也不盡相同。如果採用筆順或部首的方式取碼則編碼不能統一,增加使用困擾。

        在眾多的漢字裡,形聲字佔最多,約有九成左右,形聲字本身就是組合字。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每一個漢字皆具有字形、字音、字義三個要素(唐蘭,1970;董琨,1993)。其字形與字音、字義都有密切的關係,並因此產生許多閱讀上的趣味,如漢字的「山」除了能讀出音與義之外,也能看出一山獨高,眾山環繞的造形氣勢;另如「閒」,是農忙飯後,在門前月下聊天,表示清閒之意。現有的漢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字形是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聲字(孟世凱,1996)。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一書中收錄的九千三百五十二個中文字裡,有七千六百九十七個字是形聲字(程友壽,1982)。每個形聲字都包含形符和聲符,絕大多數形符和聲符都是可以單獨存在的字。最早造形聲字的時候,聲符和形聲字的讀音是一致的,可是由於語音的作用,做為聲符的字的讀音與形聲字的讀音常常發生不同的變化,使得聲符不一定能準確地表音。例如:江、河。「江」的聲符是「工」,「河」的聲符是「可」,在古代,江工、河可的讀音是一樣的,但今天讀來卻大不相同。同一個字做為聲符,今天在不同的形聲字裡,有的能準確表音,有的能近似表音,有的則幾乎無法表音了。例如同一個「土」字做為聲符,在「吐」、「釷」中是表音的,在「肚」、「杜」中近似表音,在「社」、「灶」中就完全不能起聲符的作用了(董琨,1993)。漢字是由筆劃與部件組成的方塊字,每個字佔有大致相當的空間(胡志偉,顏乃欣,1995),而漢字的形體是方塊形,是從整個字來看的,在字形結構上有「獨體」和「合體」字之分。獨體字是由圖形發展而成的字,「六書」中說的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都是獨體字。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字組合而成的,「六書」中說的形聲字和會意字一般都是合體字。從商代的甲骨文開始,合體字就佔了多數,而且越到後期,其字數就越多,現在所能見到的已有過的漢字中,合體字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合體字的組合形式大致可分為「左右組合」、「上下組合」和「內外組合」三種(孟世凱,1996)。

        在倉頡輸入法裡基本上是採取區塊組合的方式,第一區塊取兩碼,第二區塊取兩碼,最後區塊取一碼;或者第一區塊取兩碼,第二區塊取一碼,最後區塊取兩碼;如果只有兩個區塊,則第一區塊取兩碼,第二區塊取三碼,所以總共不超過五個碼。這種區塊組合方式,在倉頡輸入法術語裡稱做「字首」、「字身」、「次字首」、「次字身」。在組合字裡才有「字首」、「字身」、「次字首」、「次字身」;若不是組合字就稱為「連體字」。「連體字」取四碼以內。

        在倉頡輸入法裡基本上是採區塊組合的方式,各塊取兩碼以內,即取一碼或兩碼。漢字筆劃再多也是取五碼,這是倉頡輸入法裡的「省略原則」。當然倉頡輸入法並不如此簡單,他還有,「完整原則」、「精簡原則」、「字形特徵原則」。除此之外還有「例外字」,「例外字」有「複合字」、「難字字形」、「特殊字」等三種。由於倉頡輸入法的規則複雜,所以同碼字的機率少,因此在學習上也比其他輸入法困難度為高。不過沒關係,有一種叫做「速成」(在DOS時代倚天中文系統稱為「簡易輸入法」),他是倉頡輸入法的改良簡易版,只取倉頡碼的第一碼和最後一碼。取碼簡單了、簡化了,但同碼字卻多了。由於中文漢字筆劃多而複雜,所以取碼並不是很容易,如果用速成輸入法,就會和注音輸入法一樣有很多的同碼字。

        筆者是以倉頡為主,簡易為輔的方式來做中文輸入的工作。後來為了改善「速成輸入法」同碼字太多的問題,就在「速成輸入法」的取碼後面加上注音第一碼,也就是取:倉頡第一碼、倉頡最後一碼,加上注音第一碼,總共三碼以內。以「醝」字為例用速成輸入法就有五十四個同碼字:



        若再加一個注音第一碼卻只有四個同碼字: 。為了加速中文輸入,不必在三種輸入法切換來切換去,統統在自創的同一個輸入法內。平常以倉頡輸入法為主,若要用速成的方式,就在倉頡第一碼之後加上「Z」及倉頡最後一碼;或是用倉頡第一碼之後加上「Z」、倉頡最後一碼,及注音第一碼。舉個例子來說,「醝」字可以用「一田廿手一」 的倉頡方式取碼,或是用速成方式「一Z一」 取碼,或是「一Z一ㄘ」 。

        腦殘的我有時候會忘了該字的字型,就用注音的方式來輸入。總之就是想辦法把字打出來,不管是用什麼方法。然而要打中文的時候標點符號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方便自己的輸入操作習慣,腦殘的我就把倉頡輸入法,加Z的速成輸入法和加注音第一碼的輸入法和注音輸入法,以及中文標點符號全部合在一個輸入法內,不必切換,就成為自創的輸入法,所以這個自創輸入法就命名為「腦殘中文輸入法」 。

        我覺得輸入法要改得愈簡單愈好,就是取碼規則簡單,輸入的碼數要少,且同碼字不能太多,最好還能忠於原味(未改前的原始方法),不僅尊重原創,也可比較出原創的優劣點,為何要以此為改良對象,必有其優點存在,並改善其不足之處。如果該輸入法沒有優點,就直接會被淘汰、不予採用,就沒有改善的必要。若是為了只求輸入速度快而硬背一些不合理的、不易記的簡碼,倒不如使用「內碼輸入法」:BIG-5內碼或Unicode內碼。除此之外,還能簡單就可以輸入全型的中文標點符號 ,而不用切換輸入法。少記少背,符合人性的輸入法才是比較好的輸入法。選字太多,規則太複雜的,需要死背、死記的都不是符合人性的輸入法。
淺談中文輸入法-上集
淺談中文輸入法-下集